耐酸膠泥基本成份及性質:
耐酸膠泥是由水玻璃和耐酸水泥調制而成的。國內目前在建筑上常用的水玻璃是鈉玻璃,它的化學成份是硅酸(Na2O·nSiO2 ) ,分子式中的n 稱為水玻璃模數。模數=SiO2 含量Na2O 含量×Na2O 分子量SiO2 分子量模數越高,粘度越大,可溶性相應下降。平常使用的水玻璃是固體水玻璃的水溶液,波美度大致是24°~48°左右(比重112~115 左右) 。水玻璃具有較好的膠結性能,不燃燒,耐腐蝕,有較高的耐酸能力(除不能抵抗氫氟酸、硅氟酸、300 ℃以上的熱磷酸和脂肪酸外) ,不耐堿。一般市場上出售的耐酸水泥是由磨細的石英砂或粉碎的天然輝緣巖和固化促進劑氟硅酸鈉(NaSiF6) 組成耐酸膠泥的硬化,首先是水玻璃與氟硅酸鈉發生水解,生成硅膠和Na (OH) 、HF、NaF ,然后HF 與Na (OH) 作用生成NaF 及水。
耐酸膠泥的配制:
耐酸膠泥是以水玻璃為主要粘結劑,調制耐酸膠泥的水玻璃溶液模數以216~218 為宜,波美度45°(比重114 左右) 為宜。水玻璃模數太低(如低于214) 固化太快, 固化時間少于20min ,操作人員往往來不及砌筑; 模數太高(如高于3 以上)固化太慢影響施工。水玻璃貯存時應密封,以防與空氣中CO2 發生反應。氟硅酸鈉在采購耐酸水泥時配給,其純度應不小于90~95 %。注意干燥保存,使用時濕度不大于1 % ,若含水量過大則需在使用前烘干,烘烤溫度控制在60 ℃以下。耐酸粉料(石英粉、輝綠巖粉) 要求濕度不大于1 % ,耐酸率在94 %以上,細度要求4900孔/ cm 及1600 孔/ cm 篩的篩余重量分別不大于5 %及15~30 %。耐酸膠泥配制重量比推薦比例如下。耐酸粉料:氟硅酸鈉:水玻璃 (石英粉或輝綠巖粉) (100 %純度)100 :515~616 :37~44氟硅酸鈉用量一般為水玻璃用量的15 % ,氟硅酸鈉純度不是100 %時摻量按比例增加。先將耐酸粉料與氟硅酸鈉拌合均勻,然后慢慢加入水玻璃,一邊加一邊攪拌,整個調制過程應控制在5min 以內。每次拌合的數量視砌筑人數和施工速度而定,應在30min 左右使用完畢(30min 左右初凝) ,再拌合新料。